一、政策扫描
1、农业农村部: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国新办4-27就《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性保障能力的建议》举行例行吹风会。《建议【yì】》提出到2022年,全国要建成【chéng】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此外,到2035年,通过持续改【gǎi】造提【tí】升,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进一步提高。同时,《建议》中的目标任务又重视明确质量目标,即提出了土壤【rǎng】质量、环境标准的整体要求。
4-27,农业农村部下达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任务。文件要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加快推动农田建设项目落实,优化建设布【bù】局,统筹整【zhěng】合资金,加大建设投入,确保2020年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yǐ】上,同步发【fā】展高【gāo】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进一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性基础。
江苏农垦认【rèn】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预计12月【yuè】中旬全面开工。2020年-2022年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规划报告已上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shè】,可进一步增强农业基础保障,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农业农村部:维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维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建议》,提出要【yào】从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第二轮【lún】土地承包【bāo】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相关法律政策、继续提倡“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以及建立健全土地承包【bāo】权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机制等【děng】方面着手,稳妥推进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实施。
《建议》指出,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维持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制度长久不变;维持农户依法承包集体土地的基本权利长久不【bú】变;维持【chí】农【nóng】户承包地稳定。
《建议》提出要完善落【luò】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政策体系,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健全【quán】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探索更多放活【huó】土地经营权的有效途径。
《建议》明确了巩固和完善家庭承【chéng】包经营制度的基本方向,明确了维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de】基本原则,是一个关于农村土地政策的重大宣示,是一个【gè】既管当前又管长远、“一不动百不摇”的重要制度设计。
二、行业动态
1、中乌农业合作分委会第七次会议在京召开
4-27上午,中国与乌克兰政府间合作委员会农业合作分委会第七次会议在京召开【kāi】。会上,中乌双方围绕农产品贸易、农业投资、动植物检疫、渔业合作、科技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换了建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双方一致同意,将进一步强化农业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推动合【hé】作【zuò】取得更多务实【shí】成果,促进中乌两国关系发展。
乌克兰是典型农业发达国家,有“欧洲粮仓”的美誉,近年来,中国与乌克兰农业合作呈现深度【dù】合作的趋势发展。在“一带一路”政策【cè】引领下,苏垦【kěn】农发乌克兰项目将围绕种植、贸易、加工、仓储物流等形成国内外产业联动,进一步增强公司全产业链发展【zhǎn】优势。
2、农业农村部与江苏省签署部省合作框架协议
4-27,农业农村部与江苏省在南京签署部省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江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部省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江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cūn】现代化的目【mù】标,建立工作机制,细化建设方案,创新政策支【zhī】持,共同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建设【shè】、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率先基本实现【xiàn】农业现代化、农村【cūn】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和“四化同步”发展。
此次部省合作,有利于推动江苏农【nóng】业农村高质【zhì】量发展、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尽力走出一条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道路,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xīn】的贡献。
三、农业科技动态
1、我国科研人员培育出可生态还田的新型“脆秆水稻”
针对水稻秸秆还田存在的难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yán】究院的研究人员历时5年,使用物理诱变的方法,创制了水稻新型“脆秆【gǎn】基因”,再通过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培育出脆秆基因新品种“科【kē】辐粳7号”。今【jīn】年以来,他们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石板冲乡示范种植了200亩“科辐粳7号”,于日前成熟收割。
经现场收割显示,“科辐粳7号”的秸秆使【shǐ】用普通收割机即可粉【fěn】碎,秸秆长度普遍小于10厘米,远短于普通水稻品种,便于自然降解。脆嫩的秸秆易咀嚼、消化,营【yíng】养价值相对提高,也可成为牛、羊等反刍动物的饲料。测产结果表明“科辐粳7号”的平均亩产量为629.2公斤,相比对照的普通品种增产4.3%,实现了保证产量和秸秆还田利【lì】用的兼顾。
秸秆变脆是由于纤【xiān】维素含量降低、半纤维素增加导【dǎo】致的,这个品种在苗期没有脆性,开花成熟后才逐步变脆,所以不会作用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2、超级稻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超级稻徒有其表,田间长势旺、个体生长壮、产量水平高,但米质不行,就是好看不好吃。为引导超级【jí】稻优质化发展【zhǎn】,2008年新修订【dìng】的《超级稻品质确认办法》对品质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定北方粳稻要达到部颁2级米以上(含)、南方晚籼达到部颁3级米以上(含)、南方早籼和一季稻要达到部颁4级米以上(含【hán】)的标准。经过多年的尽力,超级稻品质得到显著提升,近5年育成的、经确【què】认的超级稻品种34个,其中20个米质达到国标3级以上,占59%;在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dìng】的71个苗头【tóu】品种中,41个品种米质达到国标3级以上,占62%。超级稻不但好看而且好吃,为推【tuī】动我国稻米绿色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传统的水稻秸秆很有韧【rèn】性难以【yǐ】折断、粉碎,机械【xiè】收割机上需加装专门的粉碎设备,增加成本和油耗。而且秸秆中的纤维素含【hán】量高,降解速度慢,会作用下一季的农作物种植。秸秆变脆是由于纤维素含量降低、半纤维素增加导致的,这个品种在苗期没有脆性,开花成熟后才逐步变脆【cuì】,所以不会作用水稻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