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策调控力度加大,麦市调整价格回落
1月上中旬,受饲料企业加大采购、疫情作用扩大、春【chūn】节备货、投机资本介入等因素的作用,各地小麦价格普遍出现大【dà】幅上涨,近日出现止涨回调。
4-27,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公告,对交易规则作出修改。公告显示,交易保证金从110元/吨(履约保证金100元/吨、交易保证金10元/吨)翻倍提高至220元/吨【dūn】(履约保证金200元/吨、交易保证【zhèng】金20元/吨),此外交易前还必须预付1000元/吨【dūn】货款后才能参与交易,同时要求2021年成交小麦出库率在20%以上的企业才能参与。
市场分析认为,国家此次提高保证金、增加预付款很显然是为了稳定市场,提高了交易者炒作的成本,给火爆的小麦拍【pāi】卖市场降温。从市场反映看,随着交易规则【zé】的修改,市场各主体对于小麦价格的看涨预期发生变化【huà】,加之加工企业节前备货基本完成,年后又是面粉销售淡季,继续加价补库的动力不足,近日小麦价格止涨迹象明显【xiǎn】,局部价格还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
小麦进口创记录:海【hǎi】关统计【jì】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进口838万吨小麦,创1996年来小麦进口历史新高,进口量比上年提高140.2%,相当于全年配【pèi】额964万吨的87%,而2019年中国只使用了小麦进口配额的三分之一。2020/21年度迄今为止进口小麦592万吨,其中,12月份中国小麦进口量为88万吨,同比提高77.5%。
——以上内容摘自中华粮网
2、国内外稻米还在强势上涨
最近国内外稻米价格都在上涨,国内【nèi】最主要南方水稻涨幅最大。南方水【shuǐ】稻两大榜首,粳稻看江苏,中晚籼稻看安徽。
江苏粳稻“苏大强”,继续领涨全国,尤其优质南粳【jīng】系列上涨幅度更大。据统计,目前江苏地区普【pǔ】通粳稻进厂价格在1.4-27.57元/斤左右(水分16.5以内,出米71以上);南粳系列进厂价格1.4-27.78元/斤,部分地区成交价甚至突破1.8元/斤【jīn】。
由于江浙沪地区稻谷补库价格较高,部分粮库招标采购价格已达到1.6+,质量为二等以上,此轮补库工作【zuò】将陆续在本月底结束,市场有一定支【zhī】撑。加之疫情反扑,下游大米【mǐ】要货积极性大幅增加,中小型米企稻谷库存量低,仍在积极补库中。另外地方轮换入库的稻谷最早将于5月份后出库。即使国家启动临储稻谷拍卖最早将在4月份以后,所以江苏粳稻还将维持坚【jiān】挺。
国际大米依然高位上涨。全球前三大大米出口国印度、泰国和越南出口【kǒu】总量占据全球总出口量的近6成。从市场形势来看,最近几周国际大米价格仍在持续【xù】上涨。一方面市场需求旺盛,另一方面由【yóu】于集装箱供应短缺,全球主要出口港物流中断,作用到全球大米市场。
——以上内容摘自中华粮网
3、国家统计局: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jīn】,增长0.9%,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6年维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播【bō】种面积稳中有增,全国粮食播种【zhǒng】面积17.52亿亩,比上年增加1056万亩,增长0.6%。粮食单产有所提高,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0.9公斤,增长0.2%。
分季节看,夏粮、早稻【dào】、秋粮均实现【xiàn】增产。2020年,全国夏粮产量2857亿斤,比上年增加25亿斤,增长0.9%;早稻产量546亿斤【jīn】,增加21亿斤,增长3.9%;秋粮产量9987亿斤,增加67亿斤,增长0.7%。
分品种看,稻谷、小【xiǎo】麦、大豆产量均增加,玉米产量略有减少。2020年,全国稻谷产量4237亿斤,比上年增加45亿斤,增长1.1%;小麦【mài】产量2685亿斤,增加13亿斤,增长0.5%;大豆产量392亿斤,增加30亿斤,增长8.3%;玉米产量5213亿斤,减少2亿斤。
——以上内容摘自中华粮网
4、袁隆平:2021年示范推广100万亩海水稻种植
2020年,袁隆平团队在十地启动“海水稻”万亩片种植示范,10万亩“海水稻”平均亩产稳定超过400公斤。袁隆平海水稻团队【duì】4-27在海南三亚举行的【de】第五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宣布,目前已在全国签约6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今年将正式启动【dòng】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和商业化运营,希望通过实施“十百千工程”,力争2021年推广示范100万亩海水稻种植,拟用4-27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
在袁隆平院【yuàn】士倡议下,国家科技部牵头汇聚【jù】全国耐盐碱水稻领域的优势科研和产业单位,启动筹建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随着海水稻在迪拜试种成功,以及在世界各国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海水稻已作为一个全要素全产业运营体系【xì】,有效承载我国对“一带一路”及“上合组织”国家的技术交流及农业合作需求。在迪拜世博会中国馆,海水稻还将作为智慧农【nóng】业科技【jì】创新的典范,打造国际农业经济合作【zuò】与发展平台。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水稻网
5、江苏省9个粮油产品入选中国好粮油产品名录
4-27,中国粮油学会公布了2020年度中国好粮油【yóu】产品名单,全国236个产品入选中国好粮油产品。江苏省9个产品成功入选,分别是江苏省农垦米业集团淮海有限公司渠星大米、宜兴市粮油集团大米有限公司隆元晚粳米、江苏三零面粉有限公司苏三零雪花馒头粉和面皮小麦粉【fěn】、维维六朝【cháo】松面粉产业有限公司维维/六朝松特精小麦粉和特一小麦粉、江苏享美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云雪特精粉小麦粉、江苏省银河飞业面粉有限公司南山皮子用小麦粉、江苏佳丰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恒喜浓香菜籽油。目前【qián】,我省中国好粮油产品达到13个。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粮油信息网
6、乌克兰成为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
乌克兰经济发展、贸易和农业部4-27表示,2019-2020市场年度乌克兰所有谷物【wù】的出口总量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jiè】第二大粮食出口国。
根据乌克兰【lán】经济发展、贸易和农业部数据,2019-2020市场年度乌克兰大麦出口居世界第二,玉米【mǐ】出口世界第四,小麦出口世界第五。
2020年,乌克兰收获6540万吨谷物和豆类,为近三年来最低水平。2020-2021市场年度【dù】以来,乌克兰已出口2757万吨谷物和豆类,比上年同期减少630万吨。其【qí】中,小麦1275万吨,大麦389万吨,玉米1052万吨,小麦面粉812万吨。
——以上内容摘自农村网